星期一, 8月 21, 1995

[閱讀] 漫談《人子》的「人子」



漫談《人子》 


(原載於中山大學 BBS「美麗之島」 book 版)




《人子》是鹿橋中年以後的作品。中年的鹿橋,心境與《未央歌》時期的少年輕狂自是不同了,一樣地愛善愛美,心境卻平和寧靜許\多。兼以少時積累了深厚的古文基礎,寫下的東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中國固有的溫和蘊藉與典雅氣質,令人玩味不已。

化整為零


《人子》這一部書,本身為一整體,十二個故事加上「不成人子」,彼此環環相扣、前呼後應,可以延伸出更多更多的情節,綿延不絕。作者想是如同「十二、混沌」中所言,將故事的架構立意在「八卦」之上,取其「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」的輪轉意境來創作的。每一篇故事「離則並善,合則兼美」;看成獨立的故事可以領略文字中的美感,但合起來思考所能得到的感想卻更多更多。

鹿橋先生原也不願讀者把《人子》當成獨立的小故事就罷休的。事實上,《人子》在開頭以「汪洋」來將讀者由浩瀚中引入,才開衍出一個一個情節,是「由一而多」。到最後的「混沌」再重新把所有已經建立的架構打散,把一切還諸「混沌」,所有的一切只是混沌中的一個個「變相」而已,這又是「由多返一」了。



人生的哲理思索


《人子》的每一個小故事,當然都有一「項」他想表達的主題,——說是一「項」,而非一「個」,因為每一則小故事所陳述的絕不局限於一。而這每一項主題,又都確實環繞著「人生」這一個圓心來運轉,不是架空的「純粹哲學」,而是實在的「人生哲學」。這哲理不是匆匆閱\過一遍就可領略的,要仔細玩味再玩味,才能嚼出其中的甘美。

正如俗諺「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」,鹿橋並不期望每個人都懂他在說些什麼,就當成單純的小故事,《人子》也有它的價值。所以前言他說:

人子是寫給從九歲到九十九歲的孩子們看的故事。九歲以前的就由母親講給他們聽。
只要喜歡聽就好,不一定要都懂,不但是聽的人不必都懂,講的人也不必都懂。……

所以,像精華版上,執著於情節的討論,挖空心思去解釋「人子」中法師殺小王子的用意是什麼,這好像有點「捨本逐末」的感覺。那麼,也以「人子」來稍微討論一下吧。

關於「法師殺小王子」


pevonia 對法師殺王子的概念,與朱天心《擊壤歌》裡的陳述「有志一同」。朱天心在年青時看《人子》,也有同樣的疑惑,便跑去問爺爺:

……爺爺的話就是這樣的處處打中要害,而且是中國的。記得剛看完鹿橋的人子那篇時,總覺得冥冥中有不對,卻百思不解。人子是講印度的一個小王子學道歸來,還要通過師父給他的試驗,他師父化為善惡二身,命他斬惡活善,小王子迷於辨別,不忍下手,而時機已過,他遂被師父一劍斬了。小王子是與其錯殺善人,寧可自己被殺,以此而得成道。爺爺則說,那是婆羅門的哲理,倘是漢民族的劉邦,他會當機立斷,一刀砍去,斬對了是天幸,斬錯了也是天意。這纔是歷史的響亮。是非成毀繫於一髮之際,是可以一聲號令,拔趙幟易漢幟,大風吹歷史的洪波,使之改變流向的。

善惡是相對的


orion 提到同學認為「王子超越國王境界到達佛的境界」或「王子慈悲心太重不能為國王」,這種種概念或許都可解釋法師致命的一斬,但其實都偏離了鹿橋的主題了。我想,鹿橋的主題,根本重要的是「分辨善惡」。

大家該記得,小王子在回歸國土時,法師帶他渡了冥河。這其實是後來「分辨法師善惡」的一個序曲,小王子在冥河的表現也使得最後的「殺身成佛」變成了不得不然。法師故意在船上沉沉睡去,再化身老船夫來試鍊小王子,讓小王子在無所依賴下必須自己作判斷。但小王子宅心太仁厚,雖知要存善去惡,卻仍不明:善惡是相對的,並不是絕對的。

鹿橋藉老船夫的口說:

「因為你,人間已經沒有罪惡了。過了河那邊就是陰間。陰間的事與人間完全相反,你還能分辨善惡嗎?陰間的生就是死,死就是生。善就是惡,惡就是善。

價值判斷,各自不同


在這裡,鹿橋又點出:所謂「善惡」,是建構在價值判斷上的。一人所謂的「善」,在他人眼中或許是極大的「惡」,反之亦然。而善惡的論斷原就是以大多數人的善為「善」、大多數人的惡為「惡」,隨時空的流轉有不同的標準。

舉個例子來說,中古時期不論中外,皆以為女子不可「拋頭露面」,即使一絲髮、一寸膚都應嚴密包裹,若被男子看見了就是玷污了貞潔,甚至死了亦不足以謝其罪。反觀現代,女孩以能顯露姣好的肌膚軀體為榮,市街來往的迷你裙長腿姊姊不計其數,令人目不暇給、心炫神迷。那麼,何者為善?何者為惡?

都是善,都是惡


看小王子在冥河的表現,老法師應該知道他已經不足以為王者了,但最後仍給了他一個機會。——自己化身為二,問小王子「誰是善?誰是惡?」

其實,都是善,都是惡。不論小王子揮劍斬向哪一個,都不算錯。

正如先前所說,善惡是相對的,是隨時間流轉的。但小王子還有慈心,還有禮教,寧可錯放一百,不願錯殺一個,這樣的人足為神佛,卻不能成為良主。所以老法師在焦急的跳動中終於放棄,助這顆佛心自臭皮囊中解脫,並且承認自己的失敗。

小王子在屍解中也了悟了這一切,向四方膜拜中有嘆息又感激的聲音。 在這裡,我們似乎也了解了:表面的善惡容易分辨,如同小王子在冥河劈卻容易辨認的惡魔。但真正的善惡是曖昧的,是流動的,根本無法確實去分辨,只有立足在一個時間點上去說這是善的、那是惡的。能確實這麼作的是王者,能勘破那判斷的是神佛。

各自相關,彼此延伸


單單其中的一則故事就觸動了這麼多思考,其他的故事自然也是如此。到最後,鹿橋更把所有形象揉合起來:其實老法師、老學者、船夫、老道士……都不同,也都相同。 (頁 236 )則十二則故事(其實「十二」這個數字也是刻意安排的,相信你也發現了。)就像太極生兩儀、兩儀生四象、四象生八卦……不停地繁衍出更多更多的意象和故事。於是,讓《人子》這本小書豐富了起來。


走筆至此——好像該說是走「腦」(電腦)至此才對——,其實只說了一小部分我對《人子》的心得。或許有機會,再說說《人子》的其他故事。也希望大家看了我的「野人獻曝」,也說說自己的看法,在版上跟大家一同分享。

2 則留言 :

Italosa 提到...

這篇一部分由美麗之島「BOOK 版」的討論延伸而來。昨天看網頁版BBS,舊時討論都散逸了。可惜。

TELNET://140.128.11.7

Italosa 提到...

應該是 140.117.11.2 連網址都背錯了。